佛光寺
发布时间:2020-07-21 10:01:00| 作者:
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东南。据《清凉山志》记载,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(471-499),唐武宗会昌五年(845)寺院除几座墓塔外,全部被毁。唐大中十一年(857)由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。金天会年间(1123-1137)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、普贤殿。元代补修殿顶、脊兽。明、清重建山门(天王殿)、伽蓝殿、香风花雨楼、关帝殿和万善堂。清末普贤殿被火焚毁,民国初增筑窑洞及南北厢房。占地面积1.56万平方米。坐东向西,依山而形成三层院落,中轴线建有影壁、山门(天王殿)和东大殿。前院北侧为文殊殿,南为伽蓝殿;中院两侧为南北厢房各七间,北有藏经楼;上院大佛殿左右建有关公殿、万善堂等。现存建筑唯有东大殿为唐代遗构,文殊殿为金代所建,余皆为明、清建筑。寺内保存有北朝祖师塔1座,唐代经幢2座,明代经幢1座,唐代塑像35尊,金代塑像7尊,明代塑像5尊,唐代壁画61.68平方米,宋代壁画2.10平方米,明代壁画110平方米,明、清维修寺庙碑15通。寺外存有唐代墓塔5座,金代墓塔1座。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佛光寺东大殿正面全景
东大殿为寺内主殿。据殿内四椽栿下“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”及殿内板门上唐代墨书题记,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(857),元代曾重修瓦顶、更换脊兽,现存大殿为唐代原构。殿依石崖而建,殿前为高13米的片石垒砌基座,上为0.90米石砌台基。殿身面阔七间,进深四间八椽,单檐庑殿顶,琉璃鸱吻。大殿柱网由檐柱和内柱一周组成,内柱宽五间,深二间,依两山及后槽砌扇面墙。梁架结构为八架椽屋四椽栿对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,殿内上部设平音,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二种。柱头施阑额,阑额不出头,无普拍枋。柱头斗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,昂为批竹形,补间铺作一朵。前檐五间辟板门,两尽间安直棂窗。板门后有唐咸通七年(866)、八年(867)游人墨书题记。殿内设有宽五间的大佛坛,上存唐代塑像35尊,栱眼壁及当心间佛座后存唐代壁画61.68平方米,殿内两山及后壁墙下存明塑罗汉296尊。
佛光寺东大殿前侧景
东大殿共有唐代塑像35尊,排列于殿内深一间半、宽五间、高0.74米的佛坛上。坛上一字排列主像5尊,其两侧和前面各有5-6尊胁侍菩萨,坛前各角塑天王像。分布于坛上的还有供养菩萨、童子、獠蛮、拂菻及佛殿主宁公遇等身像,坛下南梢间窗下塑沙门愿诚和尚像。主像释迦牟尼佛结跏跌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,高5.3米,左次间弥陀佛像结跏跌坐于莲台上,右次间为阿弥陀佛跌坐于六角形须弥座上,各像面相丰满,眉如弯月,具有显著的唐代风格。胁侍菩萨头戴花冠,身披天衣,体形略呈S形曲线,胸部前倾,腹部微凸,躯体前倾,眉目细长。供养菩萨蹲跪于高蒂莲台上,神态尤为生动。左右梢间各讲话文殊骑狮像和普贤驾像。坛上南侧扇面墙下塑重建东林殿时的捐助人“佛殿主长安送供女弟子宁公遇”像,为唐代中年妇女形象。愿诚和尚像相凝重,表情恬静清寂,富有写实意味。全堂塑像,场面宏阔,造型写实,无论是佛和菩萨的庄严宝相,胁侍的婀娜多姿,愿诚和尚和宁公遇形象的写真,均表现出唐代彩塑艺术的高超技艺。近代重新妆饰,设色鲜丽,虽推动了唐代古老苍劲的本色,但面相、衣饰、形体轮廓均保留了唐代塑像风格。
佛光寺东大殿背侧景
东大殿壁画位于殿内拱眼壁、佛座后部,壁画共22幅,61.68平方米。前槽北次间画面构图分三组,中心一组为“西方三圣”,弥陀佛居中,两侧观音和大势至二菩萨胁侍,左右两组以文殊、普贤二菩萨为中心,旁有胁侍菩萨、天王、飞天相伴,壁画两端有僧人和供养人排列,亦有身着袍服的官吏形象,各种服饰皆为唐式,画面色彩以青绿为主。当心间佛座后壁画高0.35米,宽1米,共0.35平方米。画面绘有天王、力士正在降魔镇妖,中为一头戴花冠的天女,南侧为力士。整幅画面人物形象生动,形神兼备,设色素雅,具有吴道子画风。
佛光寺东大殿前石经幢
佛光寺文殊殿正面全景
文殊殿为金天会十五年(1137)建。大殿片石和料石砌台基,高0.85米,殿身面阔七间,进深四间八椽,单檐悬山顶,黄绿琉璃脊刹为元代补配。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,内金柱大量减去,前后槽施用长跨三间的大内额承托四椽栿及前后乳伏上的荷载,上用驼峰、襻间斗拱支承平梁、蜀柱、叉手,前槽阑额设于当心间和两次间,后槽阑额置于当心间以外两侧,后阑额与由额间施斜材负重,近似现代建筑中的“桁架”结构。为辽金建筑中仅有的一例。前后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,前檐当心间及两次间补间斗拱施45°斜拱。前檐当心间、两次间和后檐当心间装板门,两梢间安直棂窗。殿内中部设佛坛,依后槽金柱设佛龛一间,上塑文殊、胁侍菩萨及童子像5尊,均为金代原作。殿内两山及后檐墙下绘有明代五百罗汉像壁画110平方米。
佛光寺文殊殿侧景
佛光寺伽蓝殿全景
祖师塔为六角二层砖塔,通高5.60米。塔平面六边形,叠涩台基六层,上砌束腰基座,方形间柱,砝雕壶门,门内素平无饰。塔身二层,下层中空,西向辟拱券门,门上饰有火焰形券面,塔室六角形,叠涩收束,塔外壁无柱,塔檐设砖雕斗拱,每面九朵,上承仰莲和叠涩构成一层塔檐。檐上以反叠涩收回承托束腰须弥式平座。平座上每面饰有壸门,转角处雕成束莲瓶形矮柱,束腰上下刻有仰覆莲瓣承上层塔身。二层塔身各转角处砌有倚柱,柱身饰有束莲三道,塔身西向辟假券门,门上饰以火焰形券面,门外两壁雕假破子棂窗。塔檐由叠涩一道、仰莲三层构成。塔刹设仰莲基座两层,上覆以覆钵、宝珠。塔外形轮廓近于敦煌北魏壁画中古塔。
佛光寺大院内石经幢
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,青石质,幢首仅存八角形幢盖,每面记得有璎珞及流苏,宝盖了立八角矮柱,四正面各镌佛像1龛,幢刹已佚。幢座平面正方形,束腰为六角形,束腰部分每面镌有壸门,内雕蹲狮,上承仰覆莲座。八棱柱形幢身,通高3.20米。幢面记得有陀罗尼经及“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”题名,与大殿内墨书题记相同,为创建大殿年代的重要佐证。大中十一年(857)款。
佛光寺外东侧和尚塔
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,青石质,幢首由八角形宝盖、矮柱、屋檐和宝珠组成,基座为土衬石上设八角须弥座,下枭雕宝装莲瓣,每面镌乐伎1龛。八棱柱形幢身,通高4.90米。幢面楷书有印度僧人在唐仪凤元年于五台山□阳岭同文殊对话的经过和立幢人姓名。乾符四年(877)款。
佛光寺山门外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