峪里打麻绳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15:34:01| 作者:
“峪里打麻绳”所演示的沤麻、剥皮、打坯、打绳是改革开放前村村冬闲季节农民互助合作,解决用绳需求技能。
人类自从有了农耕,就开始种植麻类。农民种地、务农,工人做工,商人经商大多离不开背和担,背与担离不了绳子;妇女家务做鞋、串物也离不了绳子,绳子大多为麻绳。麻绳结实耐用,成本较低,广受欢迎。妇女纳鞋底、串物品、纳茭拍拍等多用夏麻皮搓成的细绳;男人下崖掏五灵子、采崖柏,油房袱籽,用秋麻打成的16股大绳;背柴背碳背粮食用秋麻打成的12股粗绳;井绳、驴骡马驮物用秋麻打成的8股中绳,家中捆杂物用秋麻打成的细绳。
秋收入冬,农民将汉麻压入池塘、河边,沤七天至半月,捞出晾干,剥皮以备用。利用冬闲,邀三五相好,在开阔地和宽巷中立好膛子,先打好坯,然后立起大膛子、坯架子,按好绞子、小官,穿好麻坯,按需打成16股、12股、8股、4股麻绳;今你明我互助,满足生活、生产需求。
五台县清水河两岸叫峪里,故叫峪里打麻绳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峪里打麻绳”——传承人刘生治在打坯
“峪里打麻绳”——传承人刘生治、史海云用大膛子、坯架子打麻绳
“峪里打麻绳”——传承人刘生治、边永堂打麻绳
“峪里打麻绳”——大膛子、坯架子
“峪里打麻绳”——传承人刘生治、边海云、边永堂打麻绳